24小时热线:17301771929

上海奉贤经济园区注册公司是很好的选择,奉贤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0

上海奉贤经济园区注册公司是上海具备卓越优势的地方

国民经济

综合

经济总量增势较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区2018年全年实现增加值841.5亿元,可比增长6.1%,二三产业实现协同增长。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0亿元,可比下降21.6%;第二产业增加值452.8亿元,可比增长6.1%,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2.8%;第三产业增加值378.7亿元,可比增长7.1%,对增加值的贡献率为50.9%。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1.2:53.8:45.0,其中第一产业比重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区财政总收入为492.2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其中区级地方财政收入15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8.0%。全年税收收入468.30亿元,同比增长23.0%。税收收入分税种看,增值税247.94亿元,增长20.6%;企业所得税138.57亿元,增长32.1%;个人所得税52.39亿元,增长31.4%。全年地方财政支出272.83亿元,比上年下降12.8%。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0亿元,增长28.5%;教育支出28.06亿元,增长1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31亿元,增长1.1%;医疗卫生支出10.74亿元,下降9.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88亿元,下降10.2%;农林水事务支出32.66亿元,下降9.2%。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三产占比持续提高。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40.5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市属项目完成投资额26.6亿元。区属投资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03亿元,同比下降32.6%;第二产业投资84.3亿元,全部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8%,所占比重为20.4%,比上年降低3.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29.6亿元,同比增长25.0%,所占比重为79.6%,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投资227.2亿元,同比增长22.7%。全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3.1亿元,同比增长5.5%。



农业

农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6.8亿元,比上年下降18.3%。其中,种植业产值18.0亿元,同比下降5.9%;林业产值1.8亿元,同比增长26.2%;畜牧业产值1.3亿元,同比下降76.1%;渔业产值4.4亿元,同比下降22.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同比增长14.2%。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服务业的产值比例为67.3:6.5:4.8:16.2:5.1。

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实施。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意见和19个配套政策文件。完成柘林镇总规编制,深化6个新市镇总规方案。进一步引导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截至年底流转率达89.2%,较上年同期提高10.0个百分点。累计发展688家粮食家庭农场,新增2家龙头企业,对我区符合条件的318家合作社首推ABC分类分级。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761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05人。

绿色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工作稳步开展。保持“三品一标”认证率70%以上,其中绿色食品认证率可达8%,较上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12家大型合作社组建“贤城美谷”稻米销售联盟,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奉贤三家企业(艾妮维、大山合、荷裕冷冻)的农产品在中国第16届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上海共9家。继续深入推进奉贤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农业档案追溯体系覆盖率保持90%以上。

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全力推进。整建制推进13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挖掘和阐发乡贤文化底蕴,2018年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3个、区级示范村14个,我区青村镇吴房村成功入围首批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控制粮食作物亩均化肥、农药施用量,化肥亩均施用量控制在29.77公斤,比2017年减少4%,农药亩均施用量控制在715.2克,比2017年减少21%。全面禁烧农作物秸秆,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

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14.6亿元,可比增长7.0%。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81.6亿元,比上年增长9.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24.0亿元,同比增长9.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87.0%。产值前百位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共完成规模以上产值990.4亿元,同比增长17.7%,增幅高于平均水平8.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57.4%。

工业发展效益略有下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35.4亿元,同比增长9.4%,较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3亿元,同比下降1.4%。其中,股份及股份合作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0亿元,同比增长29.4%;外商经济实现利润总额68.6亿元,同比下降14.3%;私营经济实现利润总额30.7亿元,同比下降5.2%。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全年共关停企业46家,腾出土地3126亩,消化利用土地1288亩,导入项目31个。常规调整全年完成548家企业调整,腾出土地3959亩,完成目标(3500亩)113.1%。生物科技园区、浦南机电园、青港园区3个市级重点园区的整体转型、启动美谷大道两侧企业转型及第二轮金山地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年完成93家,腾出土地905亩,完成全年目标(1398亩)的64.7%。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7%。

新动能成长升级。成功举办东方美谷国际化妆品大会,进一步提升东方美谷影响力,启用全国首个区级全功能商标注册受理窗口,成功注册东方美谷系列商标277件。年内,71家美丽健康产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251.5亿元,同比增长15.6%,高于规上工业产值增速5.9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5.4亿元,同比增长14.3%。  151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05.2亿元,可比增长1.5% 。

建筑业产值略有回升。全年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8.2亿元,可比下降3.1%,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共有172家。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41.9亿元,比上年增长4.4%,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23.3亿元,增长8.3%,安装工程产值16.9亿元,增长7.0%。竣工产值56.0亿元,比上年下降33.0%。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52.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3%;竣工面积123.8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8.5%。


国内商业

消费品市场增长稳中趋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0.2亿元,比上年增长8.4%,增速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9.3亿元,同比增长8.4%,占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按主要商品类别分,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及汽车类商品占比较高,两类商品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分别为16.2亿元和24.2亿元,同比增长2.9%和下降2.1%,此外,石油及制品类和日用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9.0亿元和2.4亿元,同比增长18.7%和4.2%,其余六类主要商品零售额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降幅较大的是烟酒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分别为1.8亿元和0.8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6.1%和34.5%。

网络零售保持增长。全区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商品零售额为16.8亿元,同比增长4.5%。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网上零售占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23.3%,比重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累计客房收入和餐费收入为1144.6万元和174.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7.9%和下降65.7%。

商品销售保持平稳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99.6亿元,可比增长7.5%。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811.1亿元,比上年增长9.1%。

交通、邮电和旅游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增长。全年实现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8.7亿元,可比增长6.3%。年内,快递业务量完成 16265.4万件,同比增长18.5%;业务收入完成9.62亿元,同比增长3.9%。全年共计完成邮政业务总量2.73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投送各类邮件3874万件,同比增长4.2%;投送各类报刊2361.0万件,同比下降3.5%。

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升级。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牵头制定并联合农委等6部门印发《奉贤区乡村旅游民宿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打通民宿发展瓶颈,9月为首批三家民宿颁发牌照,在全市率先实现民宿快速建设的先发效应,同时还完成编制《奉贤区民宿发展规划》。成功举办了“奉贤区乡村旅游资源推介会”。成功举办第十六届中国梅花蜡梅展、2018上海奉贤菜花节、奉贤海湾赶海乐系列活动、海湾森林牡丹文化节等节庆活动。扩大上海旅游节在奉贤的子活动项目,精心打造旅游风筝会、索道滑水节、森林慢生活集会和光明蔬菜节四大主题旅游节庆活动。

金融业

银行存款增长稳中趋缓,证券交易规模缩减。2018年全年实现金融增加值48.4亿元,可比增长2.7%。至年末,全区共有银行分支机构26家,分布经营网点143个,证券业15家。至年末,全区各项存款余额1605.9亿元,比年初增长2.6%。各项贷款余额1228.3亿元,比年初下降1.8%。至年末,全区证券交易总额9561.0亿元,比上年下降27.1%,其中A股成交7512.3亿元,比上年下降24.5%。我区新增上市和挂牌企业24家,累计达236家。

对外经济和非公经济

对外贸易稳定健康发展。全年进出口总额876.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其中出口总额488.6亿元,增长8.8%;进口总额387.6亿元,增长28.6%。全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256.4亿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2.5%。分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22.8亿元,增长14.6%;加工贸易出口139.9亿元,下降3.9%;其他贸易出口25.8亿元,增长19.3%。出口额位列首位的国家为美国;出口额排名前列的地区是亚洲、欧洲、北美洲。

利用外资水平不断提升。全年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642项,比上年增长49.7%;吸引合同外资金额9.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3.9%,实际到位资金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1%。合同外资三产比重增加,第二产业共吸收外资1.4亿美元,比重为14.4%;第三产业共吸收外资8.4亿美元,比重为85.6%。全年批准总投资在500万美元以上的直接投资项目31项,合同金额5.9亿美元,占合同外资的比重达60.2%。投资项目数分地区和国别看,香港(142个)、台湾(128个)、韩国(81个)位列前三位。

引才聚智新高地构筑初具成效。年内,新增落户项目6个,其中3个千人专家项目和3个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总投资额约2亿。涉及租赁厂房面积约2万平方米,租赁办公室610平方米,聚焦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截至年末,累计引进项目76个,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项目31个,地方千人计划项目17个,海外高层次人才28个。

非公有制经济迸发活力。全区税收收入中,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38.6%,外商投资企业所占比重为35.0%,港澳台所占比重为4.4%。截至年底,全区共注册私营企业28.6万户,比上年增长21.1%;当年新增6.1万户,比上年增长39.5%。私营企业完成税收180.5亿元,同比增长2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以及私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完成产值777.5亿元和563.3亿元,分别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5.1%和32.7%。

服务贸易型招商稳中有进。全区服务贸易型新增有效纳税户数1.8万户,同比增长22.8%。全区实现服务贸易型税收197.1亿元,比去年同期净增41.4亿元,同比增长26.6%;全年服务贸易型税收占全区税收的比重为42.1%;实现地方税收58.90亿元,同比增长25.5%,占区级税收的比重为42.0%。

社会事业

教育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区共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46所。其中,基础教育146所,中等职业教育及培训机构86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8所,其他教育机构6所。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班级894个,在园幼儿25940人,专任教师1795人;小学班级948个,在校学生33869人,专任教师2452人;初中班级573个,在校学生18093人,专任教师1991人;高中班级181个,在校学生6309人,专任教师653人。

教育体系构建进一步优化。深化创新育人“三大工程”,成功举办了首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创新论坛,并发起成立长三角地区中小学德育工作联盟。在新一轮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2项。积极参加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有11所精准委托管理学校和3个城乡学校互助成长项目,对每所委托学校给予每年50-60万经费支持,对每所互助学校给予每年20-30万经费支持。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开通奉贤教育热线。继续实施学生“七彩成长”、教师乐业育人等教育满意度调查,2018年学生“七彩成长”满意度为9.0(满分10分)。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成功创建2018年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

科技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激发。2018年年内,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各1家、院士工作站8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新增市级科技小巨人企业6家,累计98家,位列全市第七。实施“三个一百”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制定“科创型”企业评选标准及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了113家企业纳入的“科创型”企业备选库,为培育“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夯实基础。以大赛促进企业科技创新。积极参加2018“创新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429家科技企业参加,106项获市创新资金立项,同比增加16.5%,首超徐汇,位列全市第五。全年全区专利授权5583件,其中发明专利413件,实用新型4269件,外观专利901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件。

区校融合产学研工作积极推进。东方美谷产业研究院于7月3日正式揭牌启动。加强区校对接,采集企业技术需求80项,其中25项获得市科促会“联盟计划”立项,全市第一。推荐申报2018年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4家。与奉贤高校联合举办首届滨海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出台《奉贤区支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办法》(奉科〔2018〕9号),推动区内符合条件的单位加入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5家,现我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站)32家(暂排全市前三),累计柔性引进两院院士23位,专家157位。


文化

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完成市政府实事项目——居村综合文化活动室(中心)功能提升验收工作,276个居村通过验收,审核并发放验收专项补贴资金2499万元。聚焦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继续推进“市民文化节”系列活动,成功举办第四届“美丽奉贤”戏剧节等活动82场;成功举办“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音乐会”,并在“文化云”平台直播,在线观看市民2.8万人。提升区域公共文化资源配送能级,完成区级(含村居)配送1358场,并进行12场“宣传大篷车”文艺巡演、14场“相约滨海之夏”文艺演出、4场“高雅艺术进奉贤”活动,丰富城乡市民文化生活。完成区第8届阅读节等阅读推广活动98场,参与22310人次,其中“东方美谷•诗漫贤城”诗歌节系列活动在奉成功举办,诗歌国际高端论坛力邀国内诗词专家及海外十多位孔子学院院长共话诗歌传承。年内,我区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共4818场,参与人次45.2万。

培育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成功举办“东方美谷艺术节”系列活动105场。开展“中国国际青年艺术周(上海•奉贤)”系列活动7场,其中开幕式“对话未来•大型数字科技音舞秀”在奉贤中学隆重举行,来自新加坡、意大利等7个国家艺术家,带来一场将科技与艺术元素融为一体的视觉盛宴。“上海(奉贤)国际涂鸦艺术节”圆满落幕,邀请了英国、泰国等五位国际顶尖涂鸦艺术家与国内涂鸦艺术高手们联袂在市民公园墙体上充分演绎涂鸦艺术。启动“东方美谷•春秋弹乐”——孙文明二胡作品专场音乐会,并在北京、上海、江浙地区巡演。完成第五届“言子杯”国际学生书法大赛征稿,共收到4400幅作品;区书法家协会组织“言子杯”优秀作品赴台展出,交流书法艺术。顺利举行“言子杯”第十六届全国少年儿童故事大王比赛。“唱响贤城—群文四季歌”通过第三批国家现代公共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验收。

文化产业稳步发展。贯彻落实“上海文创50条”精神,起草《文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文件。举办市级文创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培训会,完成项目申报95个,同比增长35.7%,20家企业获市级文创扶持资金1783万元,同比增长32.8%。举办上海国际纸艺术研讨会、海洋文创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颁奖典礼、“以慈化瓷”学术论坛等大型文创活动,营造文创发展氛围。成功举办2018微电影大赛,共收集作品累计1202个(含46部剧本)。

卫生

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至2018年底,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8所(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3所,分别为公立医院5所、民营医院8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36所;专业公共卫生机构8所;其他医疗卫生机构11所。全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5134张,其中公立医疗机构4431张,民营医疗机构703张。全区卫生人员697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814人(含乡村医生、卫生员),包括执业(助理)医师2280人。全区医疗机构(不含村卫生室、诊所、内设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633.82万人次,同比上升1.08%;出院9.51万人次,同比上升3.20%;区级医院住院病人手术4.04万人次,同比上升5.52%。征兵体检563人、毕业生体检5906人,从业人员、职业和驾驶员健康体检10.85万人;无偿献血1.32万人份,自愿无偿献血量达到临床用血总量的100%。

疾病防控水平持续提升。圆满完成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工作。继续实施“第四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项目(2016-2018)”。对辖区内9.27万高血压患者和2.42万名糖尿病患者开展规范管理。做实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35.64/10万,传染病发病率持续控制在历史较低水平。狠抓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提高预防接种效率,全区预防接种40.5万剂次,户籍老人免费肺炎疫苗接种4493人。完成社区居民大肠癌免费筛查2.06万人,筛查阳性6127人。完成4.3万名学生口腔健康普查和1.6万名3-5岁儿童免费涂氟。开展适龄儿童六龄齿窝沟封闭2685名,早期龋齿预防性充填7365名。为10.1万名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按照“三清、三落实”(底数清、病情清、去向清,治疗落实、监护落实、康复落实)要求全覆盖排查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全面掌控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情况,在册管理患者4860人,规范管理率99.73%。

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凸显成效。细化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化工作量核定。推进家庭医生制服务,积极开展第八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家庭医生覆盖面,1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手机“移动签约”。完成“1+1+1”组合签约居民32.01万人,签约率30.01%,其中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签约14.46万人,做到应签尽签。签约居民社区就诊率66.32%,区级医院就诊率26.99%,市级医院就诊率6.69%,签约组合就诊率73.77%,开具延伸处方4.45万张。初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优化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启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完成医疗卫生机构B类评估员老年护理评估7234人次。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安宁疗护工作,开设居家安宁疗护130张;首个安宁疗护中心在光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用,设置病床47张。


体育

公共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面推行健身点“点长制”工作模式,落实483名健身苑点“点长”责任制,有效推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网格化管理;完成8条健身步道、4片市民球场、36个益智健身苑点建造升级,截至2018年底,全区共建成区级体育中心1个、健身苑点592个、社区公共运动场23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94处、健身房19个,健身步道71条,百姓游泳池3个、市民球场5片、市民棋苑19个、区级体质监测中心1个和镇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12个,体育场地面积达266.2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4万㎡,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平方米,本市排名第六。

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打造奉贤区“千人”系列赛事活动,举办2018上海海湾半程马拉松赛、第十届国际友人风筝会、第九届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系列展示活动等各类赛事活动近100场,组队参加市级赛事30个,进一步扩大了全民健身覆盖面;巩固发展20个“一镇二品”特色健身项目,年内顺利实现“一镇二品”四进(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各类培训共计达57场,年内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逾30万人次。

体育赛事培育取得新发展。在连续7年举办NIKE全国网球青少年U系列赛事,连续2年举办中国业余网球大师杯、中国业余网球公开赛基础上,承办了2018年中国业余网球等级CTA-Ratings、2018年国际网联青少年(U18)网球巡回赛(上海G2站)、上海市第十六届网球比赛、上海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网球比赛,网球项目赛事品牌正逐步形成。同时,顺利承办了索道滑水世界杯、第一届中国上海跆拳道国际邀请赛等国际比赛,引入世界摩托车越野锦标赛,办赛能力和办赛规模不断攀升。

人民生活

就业

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2万个,成功帮助524户组织创业,其中35周岁以下大学生创业323户。帮助318个零就业家庭和382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职业技能培训15363人,完成指标的102.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居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据住户抽样调查,2018年全年全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586元,比上年增长9.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14元,比上年增长9.4%。全年全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56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590元,比上年增长10.6%。平均每百户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43辆,空调149台,移动电话223部,计算机63台。平均每百户农村常住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汽车26辆,彩电135台,洗衣机74台,热水器54台,移动电话179部,空调89台,计算机29台。年末全区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8平方米;农村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57.9平方米。

居住

住房保障持续加强。廉租房受理99户,已审核通过41户,全区廉租家庭达到591户,发放廉租补贴681.5万元;共有产权保障房完成区第五批次200户家庭摇号选房;公租房共供应12个项目,516套、3.9万平方米,累计投入房源1513套,已出租1402套,11.68万平方米,出租率93%、租金收缴率94%。推进区属动迁安置房项目18个、239万平方米,完成新开工项目5个、57.5万平方米(完成率83%);竣工项目1个、27.4万平方米(完成率100%);交付使用项目8个、104万平方米(完成率100%),安置总量达到3037户(完成率183%),双双创历史新高。

社会保障

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持续推进城乡居保和征地养老人员的参保和扩覆工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31998人,完成指标的100.7%;参加城乡居保新增人员236人,完成指标的140%;城乡居保养老金增资80元/人/月,养老金平均水平达到1101元/人/月;发放60297人。征地养老人员月生活费平均增资173.48元/人/月,平均生活费1883.62元/人/月,发放37人。

社会福利救助和养老服务稳步发展。2018年年内全区共有37956人次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保障金3301.28万元,全区10848人次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救助资金865.8万元,救助的困难户有7977户;年内共实行医疗救助7828次,发放救助资金2417万元。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增养老床位310张,新增农村睦邻“四堂间”105家,全区总量已达321家。3月份,区老年大学新校投入使用,10月份,第二福利院启用。

热门推荐

上一篇:国家知识产权局2019年第四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 下一篇:航天开票软件下载地址、初始登陆密码_裕算财务

服务热线:

17301771929

24小时应急服务热线:

17301771929